10/23週末神學沙龍:成功的反思

2021-09-15

10/23週末神學沙龍--

成功的反思

◎劉俊麟老師導讀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Sandel在2020年疫情嚴重的當下又出版了一本哲普書。本次的主題是關於道德應得(moral desert)的議題,尤其,Sandel觀察到,當美國出現民粹主義反撲、英國脫歐以及市場全球化的現象不斷加深加廣之際,原本傳統為人稱頌的道德應德觀念竟演變成「應得專橫」(the tyranny of merit)的問題。不論古今中外,應得的道德概念常常令人覺得理所當然。如果張三沒有依賴自身的世襲血統、財富,而是靠自己的才能、努力、品格爭取榮譽與優秀成績。我們不僅不會批評,反而要我們見賢思齊,希望自己有一日可以循此路徑攀登高峰。因為,所有的成就與榮耀都是有才德者「應得」的。

然而,這樣的想法真的沒有問題嗎?固然我的成就果實透過繼承自己父執輩的資源不需要大書特書,但是,如果我的貢獻與成果確實靠自身平時的努力、謹守待人分寸等得來的,為何我還是不能光明正大地說這是我應得的呢?如果不是這樣,這個社會究竟還能依靠哪種道德原則去準確衡量所有人所付出的貢獻與成就呢?

上述問題涉及到非常基本的個人與社會價值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如果沒有適當理解,獲得成就或者贏家在態度上將如同Sandel所說產生傲慢,目空一切,在社會制度設計上也將繼續加深不平等的結果,所謂的社會弱勢者或者輸家也將繼續陷於某種不必要的自責與喟嘆,以為自己之所以會輸是因為自己造成的,最後竟導致「絕望之死」(death of despair)。個人與社會的得失之心因為應得專橫的結果將可能付出不小代價,難以彌補。

基於上述背景,本次導讀將透過Sandel的診斷,去看美國社會40年來如何在教育、工作、政治與宗教上如何受到道德應得觀念的長期束縛,以及反思解決之道。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也可以藉此反省,長期依賴英美強勢菁英的社會文化是否也同樣遭受應得專橫的襲擊,並思索如何減緩這一切。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道德觀念的調整與社會與政治制度的改善,也關係到生命教育的課題。

10/23週末神學沙龍【成功的反思】直播影片